活動期間,將有超跑遊行、特技表演和現場拍賣,也有專家會提供永續車款的專業建議,以及最新車款的試乘體驗。
很多家長都有「媽媽友」或「爸爸友」,假日大家一起出門,讓彼此的孩子玩在一起,增進孩子的人際與溝通有了擔心權益被剝奪的間接約束力,小孩也不敢太放肆。
文:劉宇彤Haruka(擁有多年電玩活動主持經歷的中日文主持人,經常和10歲女兒一起打電動、追動畫新番) 8/8-8/14於日本橫濱舉辦的「寶可夢世界錦標賽 2023」卡牌遊戲兒童組(Junior組)冠亞軍賽,11歲的台灣選手顏紹同以2比0戰績,打敗巴西選手Gabriel Birges Torres,成為台灣首位奪冠的寶可夢卡牌選手。」 我說:「我們大人看得懂。我女兒一個月會有500不等的零用錢可自由運用。」令不少玩家嘖嘖稱奇。5. 人際關係 現在的家庭都生得比較少,因此孩子的人際網較弱。
據我所知,「至少孩子沒有看3C」也是很多家長支持孩子玩寶可夢卡牌的原因之一。不知道為什麼滿開心的。看你要幹嘛都可以,你困在屋子裡已經一整天了,整天都在處理小孩的事情,現在就出門去。
結果回家之後,整個精神狀況就變好了。忘記該照顧自己,大腦漸漸失去彈性 原來,我忘記要照顧自己了。即便鬍鬚張其實不太會過問這些,我還是會忍不住去想。算了,就當應付他吧,所以我就出門了。
當時日本的評論,充斥著一片指責:「現在這個老公這麼好,小孩也還這麼小,怎麼這麼自私?」「放下小孩沒媽媽照顧,怎麼沒有想到老公?這樣要顧小孩會很辛苦。親愛的,你看到什麼了呢?沒錯,我當時已經出現一些產後憂鬱情緒的狀況了。
漫無目的地亂走一會後,又去走了夜市一圈。我沒有關照好自己的狀況,覺得自己一定可以做得很好,卻沒有注意到,自己其實已經好久沒有開懷大笑、已經一整天都沒有梳頭打理自己、已經好久沒有獲取育兒之外的訊息了。再加上產後身體的變化,不管是惡露、骨盆疼痛,或是剖腹產傷口的拉扯痛,全部都需要自己面對,壓力真的很大。那個時候因為我獨自一個人,要面對照顧嫩嬰的各種瑣碎事情,一整天下來都待在同一個環境裡面,也沒有跟社會進行任何互動。
只是這樣的準備,卻抵抗不住生理激素的變化、生活模式的大幅改變,以及承接全新角色——母親——的巨大壓力。產後出現情緒狀況,真的不是少數人的特質。洗晾衣服的時候,怎麼會沒把衣服翻正?洗奶瓶怎麼沒有注意到墊圈要洗呢?這樣是怎麼做爸爸的? 終於有了轉機 就這樣過了幾個禮拜。在這段經歷後過了幾年,我在新聞上見到日本女星竹內結子過世的消息。
如此一來,我們便可以把所學的理論與技法,一一施行在即將出生的孩子身上,同時還可以彼此觀察記錄是否有前後一致。他這麼做,為的是要讓我轉換注意力,不要再去關注那些令我不舒服的事情。
有一天,鬍鬚張下班回家之後,就把我拎起來,將錢包、手機、鑰匙塞到我手中後,很嚴厲地要求我出門去,而且要走一圈才能回來。沒想到我看了之後,卻更加覺得:「你到底是去上班?還是去玩的呀?」 我也更會挑剔他做家事的狀況。
回想起來,那時我大概下午四點半就會開始焦慮,開始檢視自己整天做了些什麼事情。像這樣的專家同儕審查,應該很完美吧? 想想看,在生產前還有懷胎十月,再加上產後護理之家坐月子實習一個月,這對於身心的預備足夠久了吧?當時的我天真地這麼認為。而且嫩嬰的前幾個月,最基本也只需要顧好生命徵象就好了,這對我來說怎麼會有問題呢? 雖然我有注意到自己在懷孕後期,連看到虐嬰新聞標題都會掉淚,看到描寫親情的語句,都會想到爸媽對我的好而鼻酸。文:陳姸伶、張恩加 為何先照顧好自己很重要? 打從懷孕開始,我們夫妻倆一直在猶豫,到底要不要請育嬰假?當時不幸的虐嬰新聞鋪天蓋地,不管是保母超收,或是托嬰中心工作人員狼狽為奸的監視器影像,在在都讓敏感的準父母心驚膽跳。當注意力一轉移了,情緒就有緩解的空間。這時又從手機上看到各種育兒部落客展示照顧小孩的美好與輕鬆,反觀自己,只會看到自己的不足之處。
」我有氣無力地對他說, 「就是因為累,你才更應該出門去走走。於是幾經思量、衡量各方比重之後,我們決定輪番請育嬰留職停薪。
可能因為有這樣盲目的驕傲與過度的自信,所以我看不見當時的自己已出現了一些情緒和行為上的改變。幸好當時,鬍鬚張堅持讓我走出家門,物理性地離開現有的環境,強迫接受外面的刺激。
大概有五○%到八○%的孕產婦,都會經歷這個困難的時期。」 「不行,一定要出去。
」他一邊繼續將手機塞給我,一邊說著。而當情緒有了緩解,大腦就會有餘裕、有彈性,能更靈活地判斷各項事務,做出不同的解決方式。這導致我有一些情緒和行為上的改變,但自己卻渾然未覺。當時我感觸良多,除了因為年輕時追過不少她所演的劇,可能更因為在她過世前的年初,也才剛生下一個男孩而已。
畢竟人家說,懷孕就比較多愁善感啊。常見的產後憂鬱症狀包括: 食慾不佳或猛吃 失眠或睡太多 疲勞 專注力差、容易忘東忘西 無望感 情緒起伏大、易怒等狀況 如果你家的孕產婦有出現這些狀況,可以多關心一下該怎麼協助呦。
「我好累,我不想出門。嗯,不過這些都還算正常啦。
「你學過那些知識我也會。我真的很像被住家這小小的四面牆,給圍住了。
只要他開門的時間超過預計的時間,我就會擺出一張臭臉,質問他為什麼這麼晚?是不知道,家裡還有老婆和小孩在等你嗎? 他注意到我的情緒變化,有時會帶工作上得到的一些小禮物或點心回來,想逗我開心當然還有更困難的環境評估:浪況差異、水流變化、地形辨識、氣溫水溫、能見度。緩慢下潛去習慣中性浮力的變化,練習如何控制速度,並且去嘗試用不同姿勢下潛。你可能會想說「我一個潛水員怎麼可能可以了解這麼多事情啊?」我當然知道要了解這些有點太困難,所以你只需要找到一個好導潛,例如找我帶你去潛水。
緊急處理,如果失算了該怎麼做,該怎麼集合這些都要先討論好, 讓自己有面對緊急狀況的應變能力,也強烈建議學生可以來上救援潛水員課程。」 這時候的配重如果是4公斤,你可以再增加1到2公斤去抵銷待會空氣消耗後失去的重量。
減壓風險 中性浮力控制代表你是潛水員的基本要求,而會使用電腦表代表你是一位有經驗的潛水員,因為等到你有經驗後你的潛水時間會變得比較長,深度會比較深,這時候開始會有減壓的風險,而電腦表會幫助你控制這個風險。配重調整考量 剛學會潛水的潛水員最常問的問題就是:「教練我要配幾公斤?」正常來講是你體重的十分之一,不過我覺得這重量都有點太重了,所以必須評估環境和裝備的差異。
問題處理 在上課時候我們會學到非常多的技巧,但這些技巧,有80%都是用來預防問題,我都會跟學生說千萬不要把你的問題帶到水裡面,因為他會把問題放大100倍,在水面上很容易解決的事情到水裡面,可能都會相當困難而且有非常高的風險。潛伴制度 我覺得潛水最重要的就是潛伴,一個人潛水的壞處太多了,你遇到任何的問題完全沒有人可以幫忙,相信我,我遇到太多次了,以前在做工程潛水的時候在水下都是自己一個人,所有的問題都必須自己解決,而那個問題可能會危及你的生命。